讨论第三套人民币渡水伍角券
讨论第三套人民币渡水伍角券
"http://www.collectrmb.com/">第三套人民币某些券种是处在特殊历史时期设计、印刷、发行的人民币,极其精美,尤其是其中的角币券,版本复杂,必然有很多潜力品种可供市场挖掘,是超级黑马奔腾的摇蓝。其中的纺织女工伍角券从印刷方式、采用纸张和油墨的过渡使用轨迹来研究区分,有人认为可依次划分为凹版伍角券、渡水伍角券、平水伍角券、胶印伍角券等四大版本。
一、第三套人民币纺织女工伍角券的四大版本
1、“凹版伍角券”版本。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凸伍角,首发冠号为“123”,关门冠号为“831”。此种伍角券采用单面凹印技术,用纸为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专业的油墨配方,色调深浓,票面触摸有明显凹凸感,存世量相对而言较少;
2、 “渡水伍角券”版本。即平时所说的140和145冠字组伍角,首发冠号为“140”,关门冠号为“451”。此种伍角券虽然已开始过渡到双面胶印技术,但所用纸张和油墨均为印刷“凹版伍角券”时剩余的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及专业配方的深浓油墨,部份人民币票面上有蓝色或红色机制竖线及油墨错/漏印,另外票面上“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大字、大写的“伍角”二字、阿拉伯数字的“5”字、拼音“WUJIAO”字母及两处行长钢印看起来像“凹版伍角券”。而票面触摸则与“胶印伍角券”样无凹凸感,这样的票面双重结合体特色可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乃第三套人民币无意产生的另一珍罕版别券种。估计10个冠号总体存世量在3000到5000张之间,比“平水伍角券”更加稀缺罕见,刀货难见芳容。(关于“渡水伍角券”中同一冠号有些票面有凹凸感现象,而有些票面则完全是平版无任何凹凸感现象,但两者墨色都极其深浓,典型例子如014冠号,这一同冠不同币的罕见奇特现象在文章后面有专门谈论);
3、“平水伍角券”版本。即平时所说的平版水印伍角,首发冠号为“514”,关门冠号为“156”。此种伍角券使用的是双面胶印技术,所用纸张与“渡水伍角券”一样仍为印刷“凹版伍角券”时剩余的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但因为剩余的凹版专业配方的深浓油墨与剩余的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相比要少些(凹版印刷剩余的专业深浓油墨已在“渡水伍角券”中全部使用完毕),开始使用胶印技术的色淡油墨了,票面触摸无凹凸感。“平水伍角券”也是第三套人民币无意产生的珍稀券种,存世量在10万左右,经过近几年的大力挖掘认识现已成为独立版本,被广大人民币爱好者重点收藏投资;
4、“胶印伍角券”时代。即普通的平版无水印伍角券,首发冠号为“165”,关门冠号为“853”。此种伍角券使用的是双面胶印技术印制,所用纸张为无水印钞票纸,胶版的油墨配方色调较淡,票面用手触摸无凹凸感。存世量相对而言较多。
二、“渡水伍角券”和“平水伍角券”都是第三套人民币无意产生的珍币 正常情况下,如果不考虑行长、副行长印章的不同及长号短号的区别,第三套人民币伍角券应该只有两种版别,即“凹版伍角券”及“胶印伍角券”,而不应该出现“渡水伍角券”和“平水伍角券”这两个版别。中国人民银行对“渡水伍角券”和“平水伍角券”并没有发行印制公告,但“渡水伍角券”和“平水伍角券”确实存在,且“平水伍角券”因为研究挖掘时间较“渡水伍角券”早,现已成功录入《中国纸币图录》。 为了解开“平水伍角券”这一疑团,当时有纸币前辈考察了印钞厂的纸币印制过程,也请教了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的校长——《人民币集藏指南》一书的作者张新知教授和印钞厂的一些老同志,认为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当时印钞厂仍有一定数量的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没有用完,为了不致浪费,改为胶版印制后,这批纸张仍继续使用,就产生了相对数量极少伍角平版水印券。近几个月本人再次和网上纸币爱好者们交流探讨,判断当时剩余的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比专业配方的深浓油墨要多,深浓油墨在印制“渡水伍角券”时已先于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全部使用完毕,而从“平水伍角券”则开始使用了胶印的色淡油墨配方,因此这两种版本纸币均是第三套人民币中目前发现的无意产生的极其珍罕券种,内在价值极高。
三、“渡水伍角券”的印制时间极为短暂,仅20到30天左右,冠号数量甚至远少于“背水壹角券” 我们知道,“平水伍角券”的印制时间约在1981年11月至1982年2月,前后经历约4个月,总共有34个冠号,内在价值被挖掘发现后成为了超级大黑马,现任币王“背水壹角券”共有17个冠号,因为当时从对“背绿壹角券”冠字的研究挖掘使其反超原任币王“枣红壹角券”成为了第三套人民币目前的霸主。而“渡水伍角券”推测印制时间在1981年10月到1981年11月,前后经历只有短短20到30天左右,总共冠号仅仅10个,远少于“平水伍角券”34个冠号数量,甚至大大少于“背水壹角券”的17个冠号数量,市场上其捆货不见踪影,刀货芳容难觅,绝品凤毛麟角,珍罕性可想而知。从“渡水伍角券”的市场价格走势情况来判断,已经对“背水壹角券”的地位发起了强而有力的冲动,N年后,可能又会上演一幕戏剧性的价格大变转,因此有纸币研究前辈才发出 “140和145组由于量少,发行地区不好确定,是第三套人民币伍角券中的‘背水’”等等这样的感慨定论。
四、“渡水伍角券”的收藏、研究、市场价值绝不逊色于著名的第三套人民币三珍 “渡水伍角券”是处在第三套人民币中伍角券印刷转轨的特殊时期无意产生的券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数量极其稀少,具备产生珍币的所有先决和后决条件。当然“渡水伍角券”的某些历史价值无法逾越第三套人民币背水、枣红、背绿等三珍,但“渡水伍角券”的收藏价值、研究价值和市场价值绝对不会逊色于第三套人民币三珍。相信在纸币爱好者们研究越来越细化的随后几年,深埋海底下的这颗蓝宝石“渡水伍角券” 终会被挖掘,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假以时日“渡”字系列龙头“渡水伍角券”会在纸币的研究长河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而有些人民币收藏爱好者则评论,什么第三套人民币渡水只是平水的冠号或版本中的一种现象,不能脱离了平水冠号或超越平水版本,其本来就是以冠号作为识别,纸币收藏不会以冠号作为区别版本的标准,冠号就是冠号,不能拿冠号鼓吹成版本,更不能拿什么第三套人民币渡水来与背水与平水等进行对比,否则同样是将什么第三套人民币渡水当成版本,因为作为冠号或趣味现象根本就没有形成版本的基础,也没有资格来与任何版本进行对比,冠号只是纸币或版本中占据很小部分,自身是没有历史价值与收藏价值,也不可能形成独立的收藏价值,其历史价值与收藏价值是建立在版本之内,脱离了版本大吹其有什么收藏价值,绝对是造假。冠号同样能够集藏投资,但绝对不能吹成版本。
做庄投机第三套人民币渡水的常常大吹什么渡水的天价,暴涨了多少倍,有多少参与,来肯定其价值,与以此证实其是什么珍稀版本。天价能说明其是珍稀版本吗?历史是天价能肯定的吗?历史是庄家投机者能够认定的吗?庄家投机者为什么要鼓吹虚假的版本,根本就是为了牟利?看看庄家的嘴脸,无不大拿背水平水与其进行对比,大吹其存世量如何稀少,其身世多么的怪异,实则上吹来吹去,不过是拿着第三套人民币平水的收藏价值套在什么渡水的身上,再经过一番修饰,就成为了闻名天下的什么渡水。